十五、 小乘佛教

佛教關懷的是人,而非物質宇宙。現象世界不具實體,而是持續變動的狀態。人類自身的無常不亞於物質世界。人沒有自我亦不包含自我,人是現象群(a bundle of phenomena),肉體是短暫的、物質宇宙的一環。人類是一系列精神與物質現象的結合,持續地崩解與碎裂。人有五種「識」(“grasping”)的方式:身體、感覺、認知、心理現象、意識。人受制於生死循環[輪迴]。人的狀態是苦難的一種,這是所有存在的特質。苦難因慾望、享樂而生,讓人類脫離苦難是所有佛教教義的驅動力。世間萬物皆受生死的循環。一般相信,輪迴發生在不同的想像階層,通常有五道:天(gods)、人間(men)、靈(spirits)、畜生(animals)、地獄(hell)(有時再加上第六道,也就是惡鬼〔demons〕)。這些等級當中,人間道即使離解脫還遠,卻最容易達到。動物太鈍,不知解脫,而神又太高傲。

業力(karma)法則的運作公正無私,依前世行為種下的因,而有來世結成的果。因此,目前生活經歷的狀態,是過去行為的結果。雖然業力不能決定一切,但特質、境遇、相貌取決於業力。即使如此,行為還是自由的,是動機和行為讓業力發生作用。善行可以增進來世的福祉。不過,來世輪迴不是指相信靈魂,因為人並不具備任何存有的精神延續。每一世都是再世輪迴的動力。因此有「緣起」(“conditioned origination”)之說,且生生世世如同串起的因果枷鎖。每一世緣起於前世,就像一把火由另一把火點著一樣。

在基督教,罪惡的概念是救贖與詛咒結構中的主要項目,罪惡也是對神的冒犯,不過佛教並沒有這樣的概念。更確切地說,善行與惡行才是通往或遠離最終擺脫輪迴與苦難枷鎖的路。

在基督教,罪惡的概念是救贖與詛咒結構中的主要項目,罪惡也是對神的冒犯,不過佛教並沒有這樣的概念。更確切地說,善行與惡行才是通往或遠離最終擺脫輪迴與苦難枷鎖的路。人類因渴望(慾念),受困於反覆輪迴的系統中。享樂、貪念、歡愉、執著、欲生或欲滅都會引起苦難。擺脫執著與慾念,能停止苦難。徹底脫離輪迴的枷鎖,稱為涅槃(Nirvana),即慾念的終止,不過走到這一步只有靠開悟。人凡是朝這個方向努力,遲早都會達到,如此就能抹去無知。完全的開悟、走入涅槃,必須靠個人親身去實現。他或許有指引協助,即使如此,他仍須獨自走這條路。小乘佛教和正統基督教的教義相反,它堅持任何神聖的存有都不能為信徒說情,也不能為他的救贖之路提供任何協助,信徒亦無法靠祈禱達到救贖的目的。涅槃本身不是像基督徒有時所說的虛無,而是撫平所有慾念所到達的極樂、不朽、純淨、真理,以及永久平靜的狀態。即「無我」(“non-selfness”)的體現。

邁向解脫的實際途徑是佛教所說的八正道,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所有的這些訓諭應當同時進行。若無法做到,也沒有疏漏之罪,只不過是沒能符合開明利己(enlightened self-interest)的行為。支持者當誓言遵守十戒;拋開自我的十種牽絆;對於嚴禁的墮落行為也要斷然拒絕。不過,行慈悲之事才是重點,而非僅僅遵守道德戒律。宗教實踐的全部重點是藉由克服自我的幻覺來克服苦難,如此終止輪迴與轉世的循環。

佛教如同其他古代宗教,承載著各地民間信仰的外來殘留物,然後在當地扎根,進而接納多神存在的想法;這樣的想法是眾多的異質「沉澱」之一,在信仰小乘佛教的地方,從古代的正式教義與當代佛教徒的實際演練當中,同時都找得到。這些神不是崇拜的必要對象、也沒有特定的作用,對佛教救贖的中心思想來說,都是外圍,其存在僅只是實用佛教兼容並蓄下,其他宗教傳統的殘留或增生。

最後一提的是,佛教沒有傳統的教區組織。僧侶也沒有教區義務。儘管近幾十年來,一些僧侶有時會從事教育或社福工作,但他們的傳統關懷主要還是(若非僅只是)自己的救贖,而不是針對信徒所做的社區服務或教區關懷。他們給俗人積功德的機會,創造善的業力;每一位僧侶隨身都帶著象徵貧困與賴以為生的缽碗,信徒只需將佈施放進他們的碗中,就是積功德的機會。

以上針對小乘佛教的教義概述,清楚說明這門宗教和基督教的強烈反差。小乘佛教沒有造物主-神,因此,它和基督教教會普遍的崇拜方式有根本上的差異。它沒有原罪的思想、沒有人格化的救世主或神聖介入(divine intercession)的觀念。靈魂不朽、是意識的延續,這種概念也沒有涅槃或無止境的輪迴對照傳統基督教概念的榮耀或永恆的懲罰差異更大。它沒有肉體與靈魂的二元論。重要的是,它的歷史概念不是線性的變化,不像基督教的架構,從原初的快樂、人類的墮落、神代替人犧牲自我、世界末日、然後得救的菁英最後復活、走向天國的榮耀。輪迴的循環架構是一種定位,對佛教的世界觀有其他方面深遠的含意,它和西方概念的時間、進步、工作、外在成就都有差異。雖然在以前,佛教被貶為無神論的體系,它視客觀法則為宇宙的終極力量,又和傳統西方概念的「真正宗教」相差甚遠,儘管如此,佛教是現今全球認可的宗教。

十六、 宗教之間的多元化:耆那教
下載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