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新興宗教的類型

一般而言,教派的異議分子挑起的敵意,要比沒有共同信仰或非同源的人來得大,而脫教者的譴責則更甚;即使如此,當代社會對於二戰之後崛起的某些新興宗教仍展現出百折不撓的不寬容態度。這些運動中,有些可以放進廣義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其他則有明顯的根本差異。社會學家試圖建立若干的廣義類別,從不同運動所秉持的目標、主張、觀點找出相似性,而非憑藉共有的教義本質。因此,他們扼要、概括地劃分出稱為「肯定世界」(“world-affirming”)的運動與「否定世界」(“world-renouncing”)的運動。肯定世界的運動是指正面的回應現存的世俗文化,它們在前景上,提供信徒不僅精神的祝福,也有物質與心理的益處,獲得的方法來自提升的情感安全度、療法、強化的能力,與在社會上以及可能也會有的經濟上的成功。相反地,否定世界的運動盡可能在現實面將信徒從整體社會和世俗文化的所有牽連中抽離,在前景上,它們提供的回饋或者來自離群索居的社群、或者充滿福報的來世、或者有時兩者都有。這樣廣義的類別當然對任何一個運動的理論或實踐的細部來說都不公平,不過它們就取向作出基本的二分,的確讓當代社會裡上百種的新興宗教團體變得清晰。

這兩種基本取向在宗教史上並不稀奇,就算對巫術體系的目的只有粗淺的認知,也不熟悉否定世界的禁慾倫理,像中古世紀的天主教、或是十七世紀的喀爾文主義,也能明顯看出這樣的取向。兩種取向在當代主流基督教裡都有,儘管否定世界在不久前把位置讓給了更強大的肯定世界的風潮。不過,雖然這些是既有宗教有時共有的取向,有這兩種傾向的新興宗教卻在近幾十年遭到反對、敵視、騷擾、甚至迫害。有時因為它們的組織、一神信仰、崇拜儀式的特質等等是如此地南轅北轍,很容易受到根本不是宗教的指控,又有時,因為它們的宗教勸人脫離尋常的世俗牽絆或行難以理解的神祕主義,它們就被當成社會的敵人。

二十七、 否定世界的新興宗教
下載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