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達基與宗教的功能定義

接下來這一種定義,是藉由宗教對生活其他領域所產生的影響,來定義其特性。一個宗教的功能定義,出自艾彌爾.涂爾幹(Emile Durkheim)的著作,它把重點擺在宗教儀式所激發的團結感,它會產生向心力,和社群團結。一方面,同樣的社會裡存在許多宗教,這會令人懷疑宗教在整個社區裡的凝聚性功能,另一方面,其他非宗教符號和儀式,它們也許會屬於國家、州,或者種族團體,可以達到同樣的功能:創造團結聯繫,以及社區情感。因此,這些功能定義已經遭到人們質疑。

事實上,當今社會科學家中有部分人,定義宗教的方式是藉由它對個人生活的影響,而非社交生活。這些著作人將宗教定義為「由各種形式和代表性行為所組成,這些東西將這個人與他的最終存在狀況連結在一起」(培拉,1964年:頁358)(Bellah 1964:358)或「信仰及實踐的系統,一群人以它來面對基本的生活問題。」(英格爾,1970年:頁7)(Yinger 1970:7)這些基本的問題包括:不公義的感受、痛苦的經驗、覺察到生活中缺乏的意義和目的。對這些人類問題,宗教提出兩種解答。一方面,他們會解釋這些問題,來賦予意義,另一方面,他們會提出很多方法和行動計畫,來克服這些問題。

從現存的功能性的角度來看,宗教是由各種信仰組成,對於基本問題,像是不公義、痛苦和對生活的意義的追尋,這些信仰會賦予意義。宗教也由各種應用來組成,人們試圖克服上述那些問題,所以要藉由這些應用來面對它們。若想知道山達基是否符合這個定義,就要研究它是否提出各種實踐行為,來克服這些基本的生活問題,並提出一套信仰,有助於解釋它們。

在這方面,我們可以觀察到,首先,山達基的主要應用,也就是聽析,已經被證實能有效克服痛苦。確實,透過積極且自發的參與聽析,一個人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並且每次都能到達更高層次的意識,和精神狀態,這些能力都會更強。山達基的服務,致力於將一個人提升到一個程度,使得他能夠把這些生命的要素,導入秩序並解決他的問題。根據山達基,生活中的緊張感,會令這個人把他的注意力固定在物質的層次,這樣會讓他越來越覺察不到他的精神層面,他對環境的覺察力也會降低。覺察力降低會產生很多問題,像是人際關係的困難、痛苦、疾病和不快樂。山達基的目標是要反轉覺察力的減退,使人覺醒。因此,它提供了生活基本問題的解決之道,透過程序,讓這個人提升覺察力、自由,恢復他的行為準則、力量與基本能力。人們的覺察力和警覺力都提升了,因此理解能力更強,有更好的能力去處理他們的生活。透過山達基的聽析和訓練,人們會瞭解生命的價值,並瞭解到他們能夠擁有令人滿意的生活,與他人和諧共處。

山達基認為透過應用技術與訓練,會讓自己擺脫痛苦,如非理性的恐懼和身心性疾病,變得更平靜、更平衡、更有活力、溝通能力更好,修復且加強與他人的關係,達成個人目標,摒棄他們的懷疑和拘束感,得到確定感與自信,感覺愉悅,完全瞭解如何達到快樂。總而言之,山達基向世人證明它本身就是種方法,能夠克服痛苦與不平等的個人能力。

另一個要素也包含在宗教現存的功能性定義中,那就是:針對生活的基本問題,賦予其意義或解釋。大部分的宗教,透過解釋人類痛苦的原因,都間接的減輕了痛苦所產生的緊繃感。對信徒而言,因為得到了背後的意義,所以比較不會覺得生活的問題是如此毫無意義、不公平和無法解釋。教義對於痛苦所提出的解釋,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基礎,以這個基礎做為理由就可以實踐宗教信仰,以克服這痛苦:生命問題的起因,被視為發展行動計畫的基礎,這些計畫能夠克服問題。

以這角度看來,我們可以觀察到:山達基也藉由提供合理的解釋,來針對人類痛苦,提出解答。山達基的教義,在描述痛苦的原因時,特別解釋得很清楚。根據下述這個教義,人基本上是善良且快樂的,而痛苦的種種原因可以從「反應式心靈」中發現,這個心靈和分析式心靈是完全不同的,它是由「印痕」組成。在《戴尼提:原始理論》(Dianetics: The Original Thesis),創始人L. 羅恩 賀伯特的陳述:

「人類並不是反應式的動物,人有自我決定的能力、有意志力,也通常具有高度的分析能力。只有當他是自己的基本人格時他才理性;此時的他才快樂、才完整。

個人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完全的自我決定。……

反應式心靈就是人在非分析式時刻所得到的各種經驗的集合體。這些非分析式的時刻包含了疼痛,以及對此人生存實際或假想的敵意。……

當創傷或疾病使分析式心靈失去主控權,造成一般所謂的『無意識』;當生物體感受到肉體疼痛,以及對自身生存的敵意,此人就接收到印痕了。……

刪除反應式心靈過去疼痛的內容,就能使分析式心靈對生物體持有完全的掌控權。

個人或團體一旦握有這項能力,就能自我決定。而只要人還保有反應式心靈,非理性就會持續存在。」(賀伯特,頁34、39、40、72)

因此,在山達基,人基本上是善良的,快樂且完整,他不快樂的根源都在印痕中。因此,應用聽析,被提供出來做為唯一合適的方法,能夠移除印痕,讓他能夠成為一個「清新者」,也就是讓他回復到「基本個體」的狀態。這兩個術語,意思是:「沒有偏差錯亂的自我,完整地整合在一起,並處於最高的理性狀態。清新者是一個經過治療而成為基本個體的人。……基本個體對所有動力都一律有反應,且其本質是善良的。……基本個體擁有數不清的美德,他絕不會蓄意行惡,也完全沒有毀滅性的複演(dramatization)。他樂於合作、具建設性、有目的。簡而言之,他非常接近人類所認定的完人典型。這是聽析員必備的知識,因為如果某人偏離上述對基本個體的描述,就意味著他有偏差錯亂。這種偏離並不自然,而是被迫的;它並非出自個人的自我決定。」(賀伯特,頁33–34)

就如同大部分的宗教傳統一樣,山達基以這個解釋,解答的方法,提供人類痛苦的解答、解釋和念力設定。

總而言之,就如同大部分的宗教傳統一樣,山達基以這個解釋,解答的方法,提供人類痛苦的解答、解釋和念力設定。人類痛苦的原因在於「印痕」。印痕被形容為未知的、有作用力、有影響力的心靈影像圖片,有質量和能量。克服痛苦的主要解決方法,包含實行聽析,聽析能夠找到印痕並征服它。聽析是要克服痛苦,因為透過積極且自願的參與,他會成功的改善他面對生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覺察能力等級及精神個體的狀態也能夠持續提升到更高的等級。

每當感覺到人天賦能力的不平等,山達基也對這種不公平提供解答,它認為失去能力的原因,至少有一部分是因為過去的違犯行為和逃避責任,同時,它也針對能力的喪失,提供解答,以表示它本身就是恢復這些能力的方法。此外,山達基對於無意義的生死,提出了一個解答,它認為人是不朽的精神個體,他的經驗不僅此生,而且它認為死亡是一個過渡,個體會穿過此通道,同時仍然有其覺察。山達基教會表示:

「當然,品格是山達基人非常認真看待的一個主題。當他往橋上前進而愈來愈接近原本的自我時,他同樣會變得更有品格,而他也將視品格為個人的責任,並且會延續下去,遠超越今生。因為山達基人與唯物論者不同,唯物論者相信死亡是生命、良知與責任的結束,而山達基人視死亡為一個轉變,讓一個人帶著過往的經歷──他必須持續負起責任的過往經歷──通往下一輩子。

而他也知道,他正重新取得的能力,有些是因為他過去的違犯行為與不負責任所以喪失的。因此,誠實、正直、信賴與關懷他的夥伴不只是口號,這些是他應於生活中奉行的原則。」(《山達基手冊》,頁lxxxviii)

因此,山達基符合宗教的概念,因為如果以功能論的觀點,目前認為它擁有信仰體系,藉由這個體系,一群人針對基本問題像是不公義、痛苦和對生活的意義的追尋,賦予它們意義,它也擁有實踐的體系,透過這個體系他們面對問題以克服它們。

四、 山達基與宗教的分析式定義
下載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