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伯特先生於1954年所寫的山達基公理,濃縮了所有較早的公理和邏輯。 這些公理即是真理,由所有生命所認可,代表了有關人類靈魂本質最簡潔的智慧結晶。

公理 1

生命基本上是一個靜態。

定義:一個「生命靜態」沒有質量、沒有運動、沒有波長,在空間或時間裡也沒有位置。 它有念力設定和感知的能力。

公理 2

靜態有形成想法、念力設定和意見的能力。

公理 3

空間、能量、物體、形態及時間都是想法的結果,這些想法是由靜態所產生及(或)所同意或不同意的。之所以能感知到這些東西,完全是因為靜態認為自己可以感知到它們。

公理 4

空間是具有向度的觀點。

公理 5

能量是由空間中念力設定出來的粒子所構成的。

公理 6

物體是由群聚的粒子以及堅實的物質所組成的。

公理 7

時間基本上是一個認為空間及粒子會持續存在的念力設定。

公理 8

時間的表象是空間中粒子位置的改變。

公理 9

改變是時間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公理 10

這個宇宙中最崇高的目的,就是創造一個影響。

公理 11

有四種想法造成了各種存在狀況:

a. 本狀觀照(As-isness)是瞬間創造而不持續存在的狀況。這種存在狀況,存在於創造的瞬間與毀滅的瞬間。它與其他想法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包含生存。

b. 本狀變更(Alter-isness)是一種想法,能在本狀觀照中導入改變,進而導入時間與堅持度,以獲得持久性。

c. 本狀(Isness)是持續改變一個本狀觀照,所造成的存在表象。 當本狀受到共同同意,就稱為真實性。

d. 本狀否定(Not-isness)是為了處理本狀,而使用力量降低該狀況的做法。 它是一種表象,且無法完全擊垮一個本狀。

公理 12

任何宇宙的首要條件在於,兩個空間、兩股能量或兩個物體,絕不能佔據相同的空間。 違反了這個條件(完美的複製),任何宇宙的表象或是該宇宙的任何部分,皆會化為烏有。

公理 13

物質宇宙的行動週期是:創造、生存、毀滅。

公理 14

達成生存要靠本狀變更與本狀否定,藉此獲得持久性,也就是所謂的時間。

公理 15

念力設定一個本狀觀照,就能達成創造。

公理 16

對存在及該存在的各個部分作出本狀觀照的念力設定,就能達成完全的毀滅。

公理 17

靜態在念力設定了本狀觀照之後,接著變更本狀,於是就達成了本狀的表象,因而獲得真實性。

公理 18

靜態在否定本狀的時候,會讓不想要的存在持續下去,因而造成沒有真實性,包括遺忘、無意識,以及其他不良狀態。

公理 19

讓靜態去觀照任何狀況的本狀,都會讓該狀況降低價值。

公理 20

讓靜態創造一個完美的複製,會導致任何存在消失,或是讓該存在的任何部分消失。

一個完美的複製,是在一個物體自己的時間與空間裡,使用該物體的能量,重新創造出該物體、它的能量與空間。 這違反了「兩個物體絕不能佔據相同空間」的條件,因此導致物體消失。

公理 21

瞭解是由親和力、真實性和溝通所組成的。

公理 22

否定本狀的做法,會降低瞭解。

公理 23

靜態有全知的能力。 全知由完全的ARC所構成。

公理 24

完全的ARC,會讓所有機械性的存在狀況消失。

公理 25

親和力是態度的等級表。最高的親和力是靜態的共存,接下來有距離與能量的介入,然後是創造身分,再往下距離會非常接近,但一片神祕。

透過本狀(是之身分)與否定本狀(拒絕「是」)的做法,個別化會從能完全辨識的「知」慢慢往下降,加入越來越多的距離,而複製越來越少,歷經:看、表達情緒、發出作用力、思考、符號化、吃、性,一直到不知(神祕)。 到達「神祕」之前,還可能有些溝通,但即便是處於「神祕」,溝通的企圖依然存在。 就一個個體而言,他本來相信自己可以具有完全的親和力,然後逐漸往下掉,最後深信一切全是一團神祕。 任何個體都處在「知至神祕等級表」上的某處。 最初的人類評估表,就是這張表上「情緒」的部分。

公理 26

真實性是共同同意的存在表象。

公理 27

實際的東西,可以只為個人而存在,但如有其他人同意,就可以稱它為真實性。

真實性的剖析包含在本狀當中;本狀是由本狀觀照與本狀變更所組成的。 本狀是表象,而非實際的東西。 實際的東西,是變更過的本狀觀照,目的是要獲得持久性。

否定本狀的做法所造成的後果與表象,就是沒有真實性。

公理 28

溝通是一個想法與行動,會把脈衝或粒子從來源點,推過一段距離抵達接收點,並有意圖讓接收點複製並瞭解由來源點發出的東西。

溝通的公式為:主導點、距離、影響點,伴隨著注意力與複製。

溝通的組成要素為:想法、意圖、注意力、主導點、來源點、距離、影響點、接收點、複製、瞭解、脈衝或粒子的速度、「空無」或「有物」。 無溝通的狀態是障礙造成的。 障礙包括空間、中介物(如牆壁以及快速移動的粒子所形成的屏幕)和時間。 依照定義,一個溝通並不需要是雙向的。 回應一個溝通時,會重複上述公式,此時接收點變成來源點,而先前的來源點現在則變成接收點。

公理 29

為了讓一個本狀觀照持續存在,創造出它的人,必須指派別人為該物的創造者。 否則此人看它一眼,就會讓它消失。

任何空間、能量、形態、物體、個體或物質宇宙的狀況能夠存在,都是因為最初的本狀觀照經過了變更,才得以避免此人隨意一瞥就讓它消失。 換言之,任何持續存在的東西必定含有「謊言」,免得最初的想法被完全複製。

公理 30

聽析的通則是:任何不想要卻持續存在的事物,一定要被徹底地檢視,屆時,它就會消失。

如果只觀看其中一部分,它的強度至少會減弱。

公理 31

善與惡、美與醜,同樣都是想法,而且完全只是基於意見,沒有別的了。

公理 32

任何沒有受到直接觀察的東西,往往會持續存在。

公理 33

任何被本狀否定(以力量)更動過的本狀觀照,往往會持續存在。

公理 34

任何被力量更動過的本狀,往往會持續存在。

公理 35

終極的真相,是一個靜態。

一個靜態沒有質量、沒有意義、不會移動、沒有波長、沒有時間、在空間中沒有位置、沒有空間。

它的技術名稱叫做「基本真相」。

公理 36

一個謊言是第二個念力設定、陳述或狀況,故意用來掩蓋一個被允許留下來的首要念力設定。

例:

一個粒子從一個位置移動或轉換到另一位置,既不是真相,也不是謊言。

一個謊言是一段陳述,表明一個動過的粒子並沒有動,或是一個沒有動的粒子動了。

基本謊言為,製造出了一個想法卻說沒有,或說那是不同的想法。

公理 37

當一個首要想法受到變更卻仍然存在時,那個造成變更的想法將得以持續存在。

所有的持續性都要仰賴基本真相,但持續存在的是造成變更的那個想法,因為基本真相不會持續,也不會不持續。

公理 38

1: 愚笨是對於想法的無知。

2: 機械性定義:愚笨是對於時間、地點、形式、事件的無知。

1: 真相是確切的想法。

2: 真相是確切的時間、地點、形式、事件。

由此可見,未能發現真相,會導致愚笨。

由此可見,發現真相正如實驗結果證明,會帶來本狀觀照。

由此可見,終極的真相沒有時間、地點、形式或事件。

所以我們察覺到,唯有當我們掩蓋真相,事物才會持續存在。

說謊就是變更時間、地點、事件或形式。

說謊會造成變更本狀,造成愚笨。

(個案的黑色狀態,就是個案本身或另一個人的謊言累積而成的。)

事物若要持續存在,就必須避免本狀觀照。 因此,持續存在的任何事物,必然含有謊言。

公理 39

生命會提出問題讓自己解決。

公理 40

任何問題必含有一個謊言,才會是個問題。 如果是真相,就會化於無形。

「無解的問題」有最大的持續性。 它也含有最多扭曲的事實。

要製造一個問題,就必須導入本狀變更。

公理 41

一樣東西導入本狀變更,就會變成一個問題。

公理 42

質能時空(物質、能量、時間、空間)之所以持續存在,是因為它是一個問題。

它含有本狀變更,所以是個問題。

公理 43

時間是假象的主要來源。

時間表達出「許多連續想法」這個假象。

公理 44

希塔(靜態)在物質、能量、空間或時間裡沒有位置。 它有形成想法的能力。

公理 45

希塔可以想說自己被放在某處,此時它就被放在某處,於是就成了一個問題。

公理 46

希塔可以經由自己的想法,變成一個問題,但這樣一來,它就成了質能時空。

一個問題多少都是質能時空。 質能時空個問題。

公理 47

希塔可以解決問題。

公理 48

生命是一場遊戲;在這場遊戲中,身為靜態的希塔會解決希塔身為質能時空的種種問題。

公理 49

要解決任何問題,只需要變成解決問題的希塔,而非成為問題希塔。

公理 50

身為質能時空的希塔,必定含有一些不實的想法。

公理 51

念力設定與活的溝通並非質能時空,它們高於質能時空,能夠對質能時空造成改變,而不會讓質能時空持續存在。因此才能進行聽析。

公理 52

質能時空持續存在並且固化的程度,就看它不被賦予生命到什麼程度。

公理 53

必須要有一個穩定資料,才能整合各個資料。

公理 54

能容忍混亂,再加上有個一致同意的穩定資料,可以用來整合混亂中的各個資料,同時擁有這兩者,才能在八大動力上有理性反應。 這就是理性的定義。

公理 55

行動週期是一個想法。 創造、生存、毀滅,這是GE所接受的行動週期,但這只是一個想法,希坦只需創出新的想法或不同的行動週期,即可加以改變。

公理 56

希塔給混亂帶來秩序。

推論:混亂給希塔帶來無秩序。

公理 57

當希塔能運用溝通、控制和擁有,秩序就會出現。

定義

溝通:穿越空間交換想法。

控制:正面的念力設定,也就是意圖,加上念力設定的執行。

擁有:使人得以體驗物質和壓力。

公理 58

智力和判斷力的衡量準則,是在於評估相對重要性的能力。

推論:評估事物重要與否的能力,是最高層次的邏輯能力。

推論:等同是給予單一的重要性。

推論:等同是沒有能力評估時間、位置、形式、組成或重要性上的差異。

以上這份摘要說明了各種存在狀態,你可以用它進行創造,也可以藉此讓事物持續存在或是毀滅。

即使希坦同意了機械部分,也保留這些同意,它還是可以做出無數的念力設定,並藉由這些念力設定的矛盾與複雜性,來創造、維持及毀滅人類行為。

下載白皮書